本帖最后由 知天斋 于 2014-12-24 19:59 编辑
知天的比喻很贴切,丰盛的宴席要有亲切的人缘和助兴的水酒。
海上浮云 发表于 2014-8-28 21:52 
再谢浮云。比喻是文字写作最常见的修辞手法,如果离开了比喻,中国的沟通与交流就无法进行了。中国传统思维的方式就是类比,比如《易经》都是采用类比方式的,这是一个直觉思维的方式。这样的思维流传下来,中国近几百年的科学研究不如西方国家。西方国际如希腊罗马一开始就有抽象思维的训练,如毕达哥拉斯专门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。
现在我们应该注意将两种思维结合起来,也就是说人们的思维方法尽量完全。以后有机会深入探讨。
另外,昨天晚上看到了您在《韩寒》讨论贴子的留言了,当时已经很晚了,决计着今天给你写回复。刚才上来又找不到那个帖子了。点击“提醒”,也看不到昨天你的留言了,又到其他栏目里胡乱地翻查也为找到,上一次“彩彩”给我们写的留言也出现了这个结果,我是在别地方给她写了回复。
关于韩寒,现在文化圈艺术圈教育圈乃至其他老百姓都很热点。韩寒是不是人才?按照邓小平的理论来评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来评说,是一个人才。十几年前韩寒在学校是一个差生,各科都不及格,高一留级两年,后来辍学。但文学写作很专才,著作发表后,拥有广泛的读者,与度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,赛车也多次取得冠军,最近又导演了电影,有美丽的妻子和孩子,按理事业有成,经济有余,很多年轻人都将韩寒作为偶像。但前几天的青年报登载的清华教授肖鹰不这样认为,他将韩寒现象视为丑闻。
最近莫言在一次演讲时,公开支持了韩寒。
这里不做评说了。前几天我登上来是想让大家关注,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思考。但很遗憾,这个帖子除了你和彩彩外,无人问津,可见我们这个网站是不关心社会上的热门文化现象的。
所以,不想在这里深入探讨韩寒了。再一次地谢谢浮云的关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