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复 6# 学习
以上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哈贝马斯的“交往伦理学”的要旨,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“交往行为合理化”的理论——
先要区分两个重要概念,一个是目的行为,一个是交往行为。
哈贝马斯受韦伯思想的影响,将人类行为分为“目的行为”和“交往行为”。目的行为是为我所用的行为;交往行为,即语言交流、相互理解的行为。以上区分的两种行为受不同理性的支配。
支配目的行为的理性是“目的理性”或“工具理性”,这是一种有效地改变自然界的科学技术的理性。近代传统哲学,特别是科学主义哲学所重视和强调的就是这种理性。
而支配交往行为的理性是“交往理性”,这是一种为了处理和解决交往行为中各种关系所必须的“公平”、“协商”的理性。它则是近代传统哲学和科学主义哲学所忽视或无视的一种理性。
正由于对这种交往理性的忽视和对工具理性的强调,随着资本主义核科学技术的发展,工具理性日益侵入交往行为的领域,从而是人的交往行为或“生活世界”成了工具理性的“殖民地”,他称此为“生活世界的殖民化”。特别是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今,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,工具理性也就成为了统治人民的精良工具。劳动人民的各种行为都有在科学技术的精良管理之下达到了高度“合理化”,而人也就完全失去了本性,成了资本主义统治的驯服工具。工具理性的膨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那理解和沟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