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知天斋 于 2015-2-14 11:45 编辑
回复 1# 非你不可
站在春天的风里
阳光明媚着谁的心事
一只蜻蜓
轻吻一叶翠绿
羞红花的脸
摇晃那一低头的欢喜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能引起人们想象的作品,是艺术品特质之一。诗歌的开头就令人想象,谁站在春天的风里?她想做什么?她有什么心事?这一连串的问号就令人想象。
人是猎奇的高级动物,有了问题就想追问。于是令你接着往下阅读,寻个究竟。
诗歌不是问答题,有问就直白地回答。即便是有答案,也要含蓄地回答。诗歌的思维是形象思维。诗人提出了问题,而后设置了几个具象,这几个具象是:蜻蜓、绿叶、春花。这几个具象组成了一种关系,当然是人世间美好的情爱关系。于是春天里一对红男绿女接吻的画面就在我们面前浮现了,他们吻得热烈而激情;你看,多美!
蜻蜓轻吻翠绿。蜻蜓也不是轻狂者,不是随意乱吻的,它没有吻绿叶也没有吻绿草,而是寻像玉一样质地的绿去吻,这也说明了蜻蜓追求的执着与美好。”轻“吻而不是”狂吻“,轻吻一词的运用,道出了文静典雅的浪漫,而不是粗鲁低俗,很有韵味在里边呢!
”羞红花的脸“。那朵花的颜色不是一朵红花,至于什么颜色,你自己去想,适合想象者的颜色就可以。花看见蜻蜓和绿叶接吻为什么自己要害羞呢?这个问题能解决,欣赏就达到水平了,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,不强求划一。这里可以利用象征、暗示、拟人、移情等等诗歌手法解读。
”摇晃那一低头的欢喜“。这一句自然会想起《沙扬娜拉》中”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“,可以类比解读。”摇晃“一词的运用,准确,照应了前边交代的站在春天的风里。
此诗歌诗人观察比较细腻,写来就很缜密。经验中一只蜻蜓想落在草叶上,风一吹动,蜻蜓会落不稳的。生活中一对嬉闹情侣,也会发生类似的情景,当然是欢欢喜喜。
前边的春天、阳光、明媚、人在风中想着心事。这些交代是整体诗歌中不可或缺的。”明媚着心事“,属于陌生化的用法,很富于张力。
虽然没有继续分析以下几小节,但管中窥豹一叶知秋,通过点可以看到面了。总之,小诗写的自然:俯拾即是,不取近邻;含蓄: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;委曲:登彼太行,翠绕羊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