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知天斋 于 2015-6-8 21:10 编辑
回复 3# 知天斋
再往下阅读就豁然开朗了——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,自然似乎很“近”,又似乎很“远”。
近和远是一对反义词,也是一对矛盾,也可以看做不同的层次,或者说是认识的不同阶段如感性阶段理性阶段等。
具体理解如看天气的“近”,只是感性的天阴下雨,但深层次的理解天为什么下雨,他的机理是什么?这应该是文题“远”的含义。
“自然似乎很近,又似乎很远”,这纯粹是一个哲学的命题了,物理学真的有个一关于粒子的命题就是类似于它的,即波粒二象性定理,光既是波动的有是粒子的。
人是大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地球产生距今大约45亿年的历史,智能人的产生不过几百万年的历史,人在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,所以我们只有从不同的途径了解大自然,多方面整体地联系地了解它,才能接近对大自然的认识。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就是告诉我们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,我们不能割裂的认识它,我们应该采取生态学的方式方法,应该全息地系统地整体地辩证地去认识。
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,所以我们采取相对应的复杂思维去认知它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自然界的远和近真正地加以把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