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全屏观看
春天 发表于 2014-7-11 20:40 
欣赏作品应该首先从文题入手,题诗作品的“眼睛”,眼睛最能传达内心活动之美了。
本作品如果对“韵”字不认识,就无法走进作品,即便谈及也会失之偏颇、
有人会讥笑说:“韵”字连小学生都认识,这里上网的人谁不认识?小学生的认识只是知道了它的音和形,也能知道字典上的“用”。不仅小学生,就是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对这个“韵”字,很多人也是一知半解。
“韵”字太复杂了,古今中外都有论及。比如追究起来,“韵”是印度美学的范畴,是梵文dhvani(托匿)的意译。原来意义是什么呢?答:声音、音韵、言词。引申意义又是什么呢?答:暗示、讽喻、言外之意。
中国有胡应麟,王士祯等都有过详细的论述。中国的意思比较好理解,就是司空图提出的:味外之味,象外之象,景外之景,也就是言外之意,韵外之致。
所以理解本作品必须要认识这个“韵‘字。
认识了这个字就可以根据这些理论,对作品进行设问”:
1.荷花问什么置设了粉红色?
2.为什么三只蝴蝶?
3.荷花的传统文化如佛教文化与“韵”是什么关系?
4.文中的题诗是什么意思?
5.作品的主景女性的穿着、手持的短笛、面部的表情都代表什么,同荷花是什么关系?
6.作品一角的题字如枫叶情以后是什么意思?
7.背景的音乐同作品是什么关系?
8.最后才可以关照作品的技术问题,因为作品的技术都是为以上服务的,我们不可以本末倒置地欣赏作品。 |